二战战斗机汽油价格-二战战斗机油耗

tamoadmin 2024-08-19

1.二战时日本鬼子的零式战斗机曾是最厉害的战斗机,后来怎么会沦落为自杀战斗机?

2.二战德国汽油紧缺,那为什么不用柴油

3.二战英国,德国,苏联,美国,哪国发动机技术最好

4.★很想了解二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经济援助情况,谢谢!

二战时日本鬼子的零式战斗机曾是最厉害的战斗机,后来怎么会沦落为自杀战斗机?

二战战斗机汽油价格-二战战斗机油耗

零式战斗机是日本海军航空兵二战期间最著名的飞机,也是二战日本飞机的招牌型号,在太平洋战争中自始至终都是战斗的主力。零战的创造者是三菱重工著名的设计师堀越二郎,他192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航空工业科,曾在德国容克斯公司和美国寇蒂斯公司深造。他吸收了西方最先进的设计思想,在海航的96舰战的设计经验基础上设计出了这种全新飞机。1937年日本海军对舰载战斗机提出的要求是高度4千米、速度500公里/小时、武器为两门机炮和两挺机枪,零式战斗机于1937年开始设计,1939年4月1日由三菱重工业公司首次试飞。由于1939年是日本纪年2600年,因此被称为“零式”战斗机,简称“零战”,盟国称其为“Zeke”。 零式飞机是日本飞机设计的重要里程碑。它实现了多个第一,如首次用全封闭可收放起落架;电热飞行服、大口径机关炮、恒速螺旋桨、杜拉铝承力构造,气泡形座舱和可抛弃的大型副油箱等设备。零战用下单翼正规布局。零式21型用了950马力的“荣12”星型气冷发动机,时速达到了533千米。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机动舰队偷袭美国珍珠港。日本航空母舰刚换装的81架零式战斗机,作为护航战斗机参加了两个攻击波的空袭,完全掌握了瓦胡岛上空的制空权,压制任何强行起飞的美军飞机,同时扫射美空军机场,仅有9架飞机没有返航。

珍珠港的稍后,驻台湾的日本陆基航空兵也大举空袭菲律宾的美国克拉克等空军基地。零式战斗机用多次训练的低速省油飞行方式,为一式陆攻进行远程护航。美军面对续航力如此强大的日本战斗机,不禁大惊失色!美国在菲律宾的空军力量被打得七凌八落。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性能超过所有盟军飞机,特别是其机动性和续航力无人能比。当时美国的F-2A水牛、F-4F野猫、P-40战斧等飞机,面对零式一筹莫展。在香港、新加坡、菲律宾、东印度甚至印度洋,零式战斗机统治了整个的天空,为日军的登陆作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携带的零战也可以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

零式的最大优势就是极其优异的垂直机动能力,与零式缠斗,很难从背后将其咬住,甚至遭到零式的反转被其咬住。设计师堀越二郎大胆用含微量铬锰的超硬铝合金,对飞机主桁梁进行革新。其抗拉强度好,耐疲劳强度更好,而且机体重量极轻,空重(21型)仅1570千克。零式的性能优势最大来源就是轻,特别轻,翼载极小,完全弥补了发动机动力的不足,而且保证了极大的续航力。与此相比,同时代德国的Me-109和英国的喷火式等各国战斗机均没有零式这样优异的续航力。英伦空战德国战斗机如有这样的续航力,空战结果可能是另一个局面。

但零式的优势,也是它自身的弱点所在。由于对重量的要求,也省去了装甲防护,而且由于大量铝合金的用,导致机体极容易燃烧和解体,生存力不好。这也是当时所有日本飞机的共同弱点,所以日本飞机多有“空中打火机”的美称。但由于战争初期零战相对性能过于优异,因此弱点并没有暴露,而且通过飞行员素质和机动性能可以完全弥补。

零式的火力也很强大,首次装备了两门20mm机关炮,破坏力很强,此外还有2挺7.7mm机枪。不过在火力运用上也存在问题,20mm机炮的射速不高,而且备弹有限,且弹道弯曲,杀伤力并不好。而7.7mm机枪的威力又过于贫弱,难以威胁美国飞机坚实的机体。因此在实战上,零式的火力可能不及野猫式和恶妇式多挺12.7mm大口径机枪有效,特别是相对于日军飞机较差的生存力。

美军当局在太平洋战争前曾从在中国作战的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的通报里得知零式的有关情报,但是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在战时遭到了突如其来的惨重损失。

开战6个月后在珊瑚海,零式战斗机受到了F4F野猫战斗机的强有力的挑战,其装甲较薄弱、马力较低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载满燃油的零战在即将起飞前被击毁于甲板上,这也是零战从得意到失意的一个转折点。在随后8月的东所罗门、10月的圣克鲁斯海空战中,日本海军又损失了大批优秀的飞行员。1943年中,零式战斗机从性能和飞行员水平已不是美军使用新式的F6F和F4U战斗机的对手。这一点在马里亚纳猎火鸡的战斗中尤为明显。

零式战斗机总产量为10449架,为日本二战飞机产量之最。零战有多种型号,其中零战21型(A6M2)是战争初期最主要的型号,这种零战曾鏖战于珍珠港和中途岛上空,是零战神话的创造者。1942年7月,换装1130马力“荣21”发动机的零式32型(A6M3)出场,32型切去了可折叠圆翼梢的主翼端而呈方角形,翼展减少到11米,改善了横向操纵性,时速略有增加,但航程减少。1942年秋天,在32型基础上又恢复了21型的12米圆梢主翼,翼内还增加了两个45升副油箱,其综合性能优于32型,被称为零战22型。

日本人对零战过于自信,曾称之为“万能战斗机”,因此故步自封,影响了零式战斗机换代型号的研制。随着美国对零战性能的熟悉,以及针对零战而推出的F6F“恶妇”式战斗机上场,零战的性能优势丧失殆尽。而且随着美国F-6F、F-4U、P-38、P-47、P-51等优秀战斗机的大量出现,零式等日本各型战斗机无论从性能还是数量上均处于劣势。零式机体脆弱的缺点,逐渐成为其致命因素,特鲁克空战中的零战几乎成为了被猎杀的飞鸟。

由于换代的A7M“烈风”式的研制迟迟无法成功,零战被迫不断改进来应付越来越艰难的战局。1943年8月零战52型(A6M5)试飞,翼展缩短到11米,时速增大到560千米。其它改进包括翼上机炮改用弹链供弹以增加携弹量,加强机翼刚性和加装装甲板、防弹油箱等。零战52型的生存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机重增加,灵活性反而下降。零战52型共生产6000架以上,占零式战斗机生产总数一半以上。此后在零战52型的基础上还发展了可装载一枚500千克的战斗轰炸型零战63型(A6M7)和零战64型(A6M8)。最终改型零战64型换装了1560马力的发动机。

另外由于螺旋桨扭矩影响且飞机方向舵上没有使用弹簧配平片或杆力调节器,飞机右转非常困难,而且飞机速度超过360km/h后副翼控制十分费力,飞机的滚转性能也下降很多。导致零战的高速机动性十分恶劣。

同时,由于机体重量轻,使得零战无法在被咬尾后通过俯冲摆脱盟军战斗机的攻击,导致损失极大。机体脆弱的零战在日本国内铝合金缺乏后使用木质蒙皮,更是经常在俯冲中解体。

零式各型的相对性能随时间推移愈加落后,1944年的主力零战52型时速只有565千米,最终改型零战64型也只有572千米。而当时各国主要战斗机时速均已达到600千米以上,甚至700千米。可见日本战时的工业潜力和技术发展水平有多么低下。零式战斗机在战争后期,几乎无法胜任空战的任务,只好沦为自杀飞机,使大批日本青少年沦为炮灰。

性能诸元

飞机 零战(A6M),三菱设计,三菱和中岛生产

发 动 机 中岛“荣”12,1000马力(A6M2),1500马力(A6M8)

尺寸 翼展12米,全长9米

巡航速度 160节(296公里)/小时(A6M2)

200节(370公里)/小时(A6M8)

最大速度 279节(518公里)/小时(4300m)(A6M2)

309节(571公里)/小时(6000m)(A6M8)

升限 10000米(A6M2)

航程 3000公里(A6M2)

空重 1.680吨(A6M2)

武器 20mm机炮2门,7.7mm机枪2门,60公斤2颗

乘员 1人

二战德国汽油紧缺,那为什么不用柴油

有关纳粹德国坦克大多青睐轻质燃油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和德国本地特点有关: 德国本国石油稀少(当年,曾经为了争夺格罗兹尼的石油在斯大林格勒开战的节骨眼上特意抽调霍克将军的一整个装甲集团军群,可见德国对石油的执着),而当时国内最大的燃料供应地鲁尔区偏偏是个大煤矿。煤的干馏获得的是汽油、煤油这些轻质燃油。 虎王坦克诞生的时候战局已经逆转,所以发动机设计自然要考虑使用容易搞到的燃油。所以才不得已放弃了能量密度高的柴油。

二战英国,德国,苏联,美国,哪国发动机技术最好

发动机也分很多种

以坦克发动机来说的话:

个人认为是苏联、德国、美国、英国这样一个排名。

苏联是最先在其坦克上大规模装备柴油发动机的,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差距,应该不用我多说;与苏联相比,德国人制造的发动机也不赖,技术上肯定是领先苏联的,但受限于缺少稀有金属和石油,不得已一直使用的是汽油机;美国不缺少,可是在美国的坦克上,比如M4谢尔曼,用的依旧是汽油机。谢尔曼被美国大兵成为ZIPPO打火机“一打就着,每打必着”,一是因为其皮薄馅大,车身高大且防护力差,二就是其汽油发动机既不安全,很容易起火爆炸;至于英国,在整个二战期间都表现的一般般,无论是海军、空军,还是陆军部队,都是渣渣,到最后都是用美国坦克。

如果是飞机发动机的话:

个人认为是英国、德国、美国、苏联的这样一个排名。

最成为最好的活塞战斗机的美国P51野马,虽然是美国的飞机,但用的可是人家英国的发动机,这足以说明英国飞机发动机实力强劲!德国二战中也研发出了一流的战斗机,不过普遍航程较短,这也是因为发动机油耗较高,在技术上应该比英国差了一线;苏联就是靠人海,无论是陆地还是空中,说的飞机,苏联的技术的确不怎样。

如果是军舰发动机的话:

美国、英国、德国、苏联

苏联就不说了,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除了核潜艇,没什么值得一说的军舰;美国毋庸置疑是海上霸主,海军实力强横,其衣阿华级战列舰,在排水量高达50000余吨的情况下,在航速和续航上依旧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发动机实力可见一斑;英国毕竟是老牌海军强国,技术实力不在话下;德国的话,其实技术实力也是不错的,还是受限于缺少,不然灭英国是分分钟的事。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和几款战列巡洋舰,都是有口皆碑的!

★很想了解二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经济援助情况,谢谢!

苏联经济

从1941年年中到1945年年中期间,苏联经济所需要的铝的总量大约为591,000吨,这就使得苏联战争期间关于飞机生产的官方数据显得完全不符合实际。因为德国在1941~1945年间生产的作战飞机是84,420架。而德国在1941年到1944年间获得的铝大约为1,704,000吨。这表明苏联工业所拥有的铝的储备几乎只是德国的1/3,而它生产的作战飞机的数量却是德国的1.3倍--我们的前提是两国的飞机结构很相似的情况下。苏联和德国几乎都没有生产重型轰炸机,而这两个国家生产的相似类型的飞机(战斗机、强击机和轻型轰炸机)的重量差别不是很明显。39说实话,苏联在1941~1942年间最困难的时候,是用木材和特制帆布(顺便说说,这也是根据租借法案运输来的)来代替铝制零件的,但是这一因素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铝的需求量。而铝在飞机制造需求中还是最主要的材料。很可能,问题就在于苏联还在战时就通过有意夸大财务报表的方式使得战争期间苏联飞机的生产量至少增加2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苏联的坦克生产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苏联在1941~1943年间在某些主要类型的飞机和坦克的生产上劳动消耗锐减的相关数据就间接地证实了这一想法。

德军的情报机关在1942年时就记录下了苏联对统计数字有意识地进行歪曲这一事实。在战争年代,极为特殊的条件使得任务常常明显不能完成。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通过抬高报废产品的数量2倍的方法人为地抬高生产量。空军元帅А.诺维科夫曾任空军司令,在1946年时他之所以被捕,就是因为他在战争年代把工厂报废的航空技术设备当成武器。据他自己的供述,实际上国家国防委员会特派员Г.А.马林科夫已经被清楚地告知这个事实,但他默许了。也有可能高层领导已经猜到了所报的数量跟武器和装备的实际生产情况并不相符,但是要惩罚这些违规者最好还是在战后,而且歪曲报表数字实际上也只是一个借口,是为了掩盖真正的失宠原因和政治原因(А.诺维科夫被捕实际上就是因为他接近朱可夫元帅,而后来Г.А.马林科夫失宠是由于政治局内部斗争的结果)。在战争年代,反正惩罚也不能理清财务报表,也不能扩大武器和装备的生产量,而且很可能只会使管理更加混乱,而这只会减少生产量,而不会增加生产量。

根据1941到1943年各种武器和装备单位劳动消耗减少这一情况,我们估计战争年代坦克和作战飞机的生产至少被抬高2倍。考虑到这个情况,西方所提供武器和装备的分量就要比一般大家所认为的大致高2倍。美国向苏联提供的坦克和自动火炮有7057辆,而英国和加拿大援助了5480辆。美国援助的飞机有15,481架,英国提供了3384架。总共援助了18,865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大约有17,000架。考虑到苏联的生产数据中存在着浮夸的因素,西方援助的作战飞机数量在苏联战时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就不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15%,而是升至30%左右;西方提供的坦克和自动火炮所占的比重也由传统的12%升到了24%。至于谈到大炮,则美国援助的主要是高,数量为7944门。苏联历史学家们常会把这一数字与苏联的大炮和迫击炮生产数量笼统地联系在一起--即苏联一共生产了482,200门大炮和351,800门迫击炮,这就使得美国提供的高数量在苏联大炮生产总量中只占到不到2%,而在苏联大炮和迫击炮的生产总量中还占不到1%。但是,我们在这里应该把它只跟苏联高的生产量相比--要知道,红军最匮乏的是高,于是,美国援助的数量所占的份额就会大大提高(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苏联高生产的相关数据,我们暂时无法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

还应该指出的是,美国对苏联在汽车外胎和个别粮食品种方面的供应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租借法案给苏联提供了汽车轮胎3,606,000件,美国提供的数量占到苏联生产量的43.1%,但同时我们应考虑到这一因素:美国援助的主要是大型的汽车轮胎,这就使得这些提供物资所起的作用更大了。此外,英国还提供了103,500吨天然橡胶。苏联还得到了美国援助的672,400美吨(相当于610,000吨)糖,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糖占到了苏联糖的总量的41.8%。美国提供的肉罐头为732,595美吨(相当于664,600吨),这在红军和居民的生活供应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肉罐头就是苏联罐头生产总量的大约108%(这些罐头中并不都是肉罐头),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肉罐头就占到了苏联肉类生产总量的17.9%。

苏联经济的薄弱处

战前,苏联经济的最薄弱处是航空汽油的生产,其次是汽车用汽油的生产。尤其缺乏的是高品质的坦克用汽油。比如,在1941年战争前夕,Б-78航空汽油的需求只能满足4%。36

1940年,苏联生产的航空汽油为889,000美吨(亦称短吨,1美吨等于2000磅,合907.1849千克。--译者注),1941年为1,269,000美吨,1942年为912,000美吨,1943年为1,007,000美吨,1944年为1,334,000美吨,而1945年为1,017,000美吨。37在战争进行的那几年中,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共运输航空汽油666,000美吨,其中转道运向其他地区的有37,650美吨,所以它向苏联提供的只有628,400美吨。此外,美国向苏联提供的浅色分馏汽油达到了732,300美吨。英国的阿巴顿斯石油加工厂也向苏联提供了航空汽油14,700美吨和浅色分馏汽油902,100美吨(这些援助物资由英美两国分摊)。这些数字上还应该加上从英国别的加工厂和加拿大石油加工厂向苏联提供的航空汽油573,000美吨。这样,苏联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一共获得了航空汽油和浅色分馏汽油285,0500美吨,这相当于2,586,000吨。苏联进口航空汽油和浅色分馏汽油几乎都要专门同自产的航空汽油混合,目的是降低它的辛烷含量,因为苏联的飞机所要求的汽油辛烷含量比西方要低。还需要指出的是,超过%的进口汽油的辛烷含量指数是99,或者更高。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苏联Б-78汽油也存在巨大的缺口。实际上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航空汽油也被包括进了苏联的航空汽油的生产量中。所以在1941年到1945年间,它们占到了苏联产量的51.5%。如果从中除去苏联的1941年上半年航空汽油的生产量,那么根据租借法案所提供物资占的比例将会上升到57.8%。结果,在1941年8月到1945年9月间由租借法案提供的航空汽油就是苏联自己产量的1.4倍。苏联在1944年到1945年间从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缴获了航空汽油82,800吨,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显然,没有西方在燃料方面的援助,苏联空军简直不可能把自己的部队维持在起码的规模上。应该指出的是,由于西方的航空汽油的辛烷含量较高,所以它保障苏联空军的作用实际要大得多--如果单纯只按重量来计算的话,它的作用就被低估了。

苏联在1941~1945年生产的汽车用汽油有10,923,000吨(其中包括1941年生产的2,983,000吨),而根据租借法案从美国获得了267,100美吨,即242,300吨,这只占苏联战时总生产量的2.8%(除去1941年上半年的产量)。说实话,美国汽车汽油因为它的辛烷含量比较高,实际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在这种燃料方面,苏联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红军汽车汽油匮乏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时。比如,1944年年底时,在红军总参谋部委员会、后方司令部和汽车运输管理总局所提交的报告中,在谈到对方面军中正确使用交通工具进行检查的情况时,指出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中"方面军汽车运输工具的进一步增加与燃料调拨的数量没有同步"。这种局面在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中也存在。显然,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部分是由于苏联方面申请根据租借法案运输的物资结构不合理,而较为合理的物资结构应该是少要一些汽车,多要一些汽油。

红军的汽车总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西方援助保障的。苏联在1940年生产的汽车为145,390辆,1942年为34,6辆,1943年为49,266辆,1944年为60,549辆,1945年为74,757辆。同时,在1941年上半年生产了73,200辆汽车,而下半年只有46,100辆,所以从战争开始到1945年战争结束之前汽车生产总量可以确定为265,600辆。在战争进行的几年中从美国运到苏联409,500辆汽车,这是苏联战时生产总量的1.5倍。在战争结束前(1945年5月1日),根据租借法案运来的汽车占到了红军汽车总量的32.8%(其余58.1%是自己生产的汽车,而9.1%是缴获的汽车)。考虑到美国汽车的吨位比较大及性能比较优良,所以它们起的作用还要更大些(其中"斯蒂倍克"牌卡车被用做大炮的牵引车)。战前红军汽车的总量(包括红军现有的以及战争开始后从国民经济中征用的)都损坏严重。战前,红军对汽车运输的需求量为744,000辆汽车和92,000辆拖拉机,而现成的只有272,600辆汽车和42,000辆拖拉机。从国民经济中征收240,000辆汽车,其中包括210,000辆货车,但是因为损耗太严重(轻型汽车中属于1类和2类的,即不需要马上修理的,占45%,而货车和特种车占68%),实际上在战争的头几个月里从国民经济中只征用到206,000辆汽车,当时在1941年8月22日前,汽车的损失已经达到271,400辆。显然,如果没有西方的援助,红军至少在1943年年中以后的战斗力就会大受影响,虽然直到战争结束前汽车的利用一直受到汽油匮乏的影响。

苏联的依赖性

但也很有可能的是,对苏联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先进机床和工业设备的供应。还在1939年到1940年的时候,苏联***就针对进口设备分配订货,这些设备是用于生产炮兵武器的。后来,这些设备主要是根据租借法案分配的订货向苏联提供。在战争年代,苏联最急需的正是这种生产炮兵武器的特种机床。但是,这些订货中存在着很大的失误。所订购的相当一大部分设备是用于生产纯进攻性武器的,如大口径舰船火炮和超重型陆炮,这些火炮主要用于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舰船火炮并不需要,因为战争一开始,船舶工业就被迫停工。而超重型陆炮也用不上,因为直到战争快结束的时候,红军在对付相应的防御工事的时候才用得着,而且规模也没有达到战前我们所想的那样大。

美国战时向苏联总共提供了金属切削机床38,100台,英国供应了6500台机床和104台冲床。苏联在1941年到1945年间共生产金属切削机床115,400台,是根据租借法案提供总量的2.6倍。实际上,如果我们从价值上来衡量,那么西方的援助要大得多,因为他们提供的机床比苏联的机床要先进得多,并且造价昂贵得多。在1941~1945年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的机器和工业设备价值6.07亿美元。

整个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没有西方的援助,苏联不仅可能难以赢得卫国战争,而且甚至无法抵挡德国的入侵,也不能生产足够的武器和技术装备,也不能保障战争所用的燃料和。在战争开始时,苏联***就很清楚地认识到了这种依赖性,比如罗斯福总统的特使霍普金斯曾在1941年7月31日信函中宣称,斯大林认为如果没有美国人的帮助,英国和苏联就不可能和德国强大的物资实力相抗衡,因为德国拥有其所占领的欧洲领土的全部。罗斯福也在1940年10月宣布了一个决定,允许军事部门向那些能够保护美国民族利益的国家--其中包括苏联,提供美国武装力量富余的武器和装备,以及战略物资和工业设备。战前,苏联向美国所订购的设备对于生产武器和战斗装备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的这种态度的支持,未必能够实现。

西方盟国给予苏联备战的援助不单是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物资,反对英美的战争也迫使德国建造潜艇,在潜艇上花费了大量的金属、设备和人力,在1941~1944年间德国的造船业生产的潜艇总排水量为810,000吨。德国舰队投入主要兵力用于对付西方各国的舰队和商船(这里也包括根据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物资的护航舰),西方盟国把法西斯德国主要的陆军吸引过来,战争的最后一年达40%。英美空军对德军实施的战略轰炸延缓了德国军事工业的增长速度,而在战争最后一年,德国的汽油生产实际上已经停止,最终使得德国空军陷入瘫痪。从1944年3月到9月,德国的汽油几乎都是专门在合成燃料工厂生产的,而在那一时期盟国又将其作为主要的轰炸目标。德国的汽油生产从181,000吨下降到10,000吨,然后在11月产量略微上升,为49,000吨,但是到1945年3月就完全停产了。

既然没有英国和美国的协助,苏联就难以进行对德战争,那么苏联所宣传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卫国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以及苏联能够独立战胜德国,这些都只不过是神话而已。只不过和他的军事顾问们没有充分估计苏联经济能够相当有效地并且迅速地利用西方援助,也没有料到英国和美国提供了必要数量的援助,而且很及时。现在历史学家们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就是评价西方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工业设备,连同德国的赔偿所提供的物资,是怎样促成了苏联的军事工业体系,使得苏联可以与西方平等地进行军备竞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