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价格还能降到从前吗-柴油价格还能降到从前吗

tamoadmin 2024-11-12

1.猪肉价格暴涨,到底是因为养殖户压栏还是真的缺猪?

2.如果战争要到来了,手里的钱换成什么最保值?

3.帮我做下股票作业~~~有关中石油股价分析和投资建议

4.高手们请帮帮忙:请用经济学的知识回答 农业失收对生产有利,还是农业丰收对生产有利

猪肉价格暴涨,到底是因为养殖户压栏还是真的缺猪?

柴油价格还能降到从前吗-柴油价格还能降到从前吗

猪肉价格暴涨的原因很多,首先就是养猪企业压栏惜售,除此之外还会受到猪源的影响。再就是消费端出现了回暖现象,所以猪肉价格自然也会上升。而且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我国的进口猪肉幅度明显下降,所以就只能用本土的猪肉来代替,这样本土猪肉的价格自然就会水涨船高。关注市场的人就会发现如今市面上的猪肉价格和以往相比增长了很多,普通的猪肉甚至都突破了13元钱一斤的高度。这是因为我国的进口猪肉量越来越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体的猪肉量自然也就萎缩了。市场就是如此发展的,当一个东西烂大街的时候价格是非常便宜的,可是如果这个东西突然减量了的话价格就会飞速的上涨。所以进口猪肉减少的原因也造成了价格上涨的后果,不过这是被疫情所影响的,所以大家倒也还能接受。除了进口猪肉的影响之外,我国的猪肉供应减少也影响到了猪肉的价格。要知道养猪的周期企业盈利是非常低的,所以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而且如今的粮价也是非常高的,再加上疾病和疫情的影响,国内养猪场的发展也越来越不好了。所以就有很多养猪企业出现了倒闭的现象,这也导致猪肉量越来越少了。而且市场上能出栏的猪也很少,在2021年的时候猪肉行情是非常低迷的,当时的养殖场为了减少亏损的现象,就将母猪群给更新了。这也就导致如今的市场上几乎全部都是刚出生的小猪,能够售卖的大猪是非常少的,所以整体的价格在物以稀为贵的模式下也就出现了攀升的现象。不过这种问题在8月份应该就能有所缓解,因为到了8月份就会有一群猪长到可以售卖的状态,这个时候价格应该就会慢慢的下跌了。

如果战争要到来了,手里的钱换成什么最保值?

战争时期肯定是黄金和稀有金属最保值,而粮食、盐、水和钢铁及药品是最增值的。

有了粮食和水,就不至于在不能正常开火做饭、不能正常饮食起居的时候,可以保证肚子不饿、可以保证不因为没有食物而饿、可以保证因为投入战斗、逃避战乱、躲避炮火有充足的能量,有维持生命和新城代谢的饮水和食物补充。

如果战争要到来了有钱人可以把房产、存款、债券、珠宝、首饰、古董、纸币什么的,兑换成黄金,黄金一般贬值的程度会相对小点,比钱值钱。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如果是全面冲突,那普通人所需要做的是在战争暴发初期

第一、把手头所有能出手资产尽量换成黄金、外币等硬通货。

第二、固定资产证明、存款股票等票据找安全地方收藏,毕竟现代灭国的战争基本没有,战后这些都可作为财产证明。

第三、囤积桶装水、瓶装水及净水物资,如净水片、明矾、漂白粉、过滤器等。

第四、粮食,在可能的情况下囤积粮食越多越好,条件可以的情况下放到阴凉、干燥通风处,粮食最好是以易储存的罐头、植物油、方便面、压缩饼干、干鱼、干肉等为主,存储粮食按日期贴上标签,按保质时间长短食用。

第五、药品,各类日常消炎药、抗生素、感冒药、止血药绷带等。

第六、手电筒、蜡烛、电池、收音机、工具箱等一些日常生活物资。

第七、皮卡或SUV等越野性能较强的车辆,汽油、柴油等。第八、熟记附近防空设施地址,各类防空设施标志,在遇到空袭及时躲避。

帮我做下股票作业~~~有关中石油股价分析和投资建议

中石油没有,但中石化有,我才写没几天的,你参考一下吧。

推荐中国石化,理由如下:

1:中国石化最近半年净利润下滑严重,上半年年报显示其营业利润为-237亿,国家财政补贴333亿,才得以盈利93亿元。中国石化在上半年亏损的原因很简单,因上半年CPI指数居高不下,发 改委没有根据原油价格来调整成品油价,只6月20日有一次调价,上调汽油、柴油价格每吨1000元。在7月原油价格在147美圆/桶见顶后,一直回落到目前的60-70美圆/桶的区间内,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已经能正常盈利。

2:中国石化上半年承担的是国家责任,但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也是中国石化需要考虑的,因此国家不可能一直让中国石化赔本卖油,然后财政补贴,保持不亏损略有盈利的状态。发 改委目前控制成品油价格可以说是走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路,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因此在原油价格猛涨而国内成品油不提价之际,国人经常会看到闹 油荒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好解释,因为炼油企业的炼油成本高于其销售价,所以以检修的名义停产,来对政府施压,从2006年开始,哪一次发 改委上调成品油价之前,没有闹过油荒?我相信时代是进步的,发 改委不可能长时间控制成品油价格,成品油市场价格迟早会市场化,这样中国石化的炼油垄断地位就会产生巨大的垄断利润。

3:费改税,燃油税的推出已经拖了数年,涉及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导致一直难产。但2008年国家提出节能减排的口号,燃油税不推出,这个口号基本是空喊。燃油税推出的前提是,国内油价和国外油价接轨,怎么接轨?这是一个摆在决策部门面前的难题,2007年初原油在50-60美圆/桶的时候,决策部门犹豫了,错过一个接轨的最好时机,结果原油一路高涨,最高涨到147美圆/桶,决策部门已经没有接轨的大环境了,因为高油价的时候接轨,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将急剧增大。目前原油跌到60-70美圆/桶,国内已经有声音在呼吁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推出燃油税了!一旦决策部门拿出燃油税的时间表,那么成品油价格体系必然有所松动,可能以后每月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做一个调整,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这样的话,中国石化就不会出现亏本卖成品油的困境了。

4:中国石化作为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之首,当年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但其净利润才549亿元,比中国石油差了1345亿元净利润少了一半还多,而中国石油的营业收入为1万亿元人民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中国石油偏重于上游业务,也就是开采原油,在成品油价格受到发 改委管制的年代,中国石油的盈利能力比中国石化强很多。但中国石化有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基数,只要稍微提高一下毛利率,其营业利润就能增加很多,相应的每股收益也会增厚,再传导至其股票价格。

5:个人预计中国石化2008年的每股收益有0.38元,而2009年的每股收益会有0.7元以上,如果发 改委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那中国石化的每股收益还可能更高,而且每年的每股收益会成几何级数增长。相对应的,如果10倍的市盈率在目前的环境下是合理的,那中国石化的股价从2008年的每股收益上来看,3.8元会是它的一个强力支撑,但2008年马上结束了,2009年的业绩将恢复增长,所以跌到3.8元的可能性极低,在2009年的每股收益上来看,7元会是一个弱支撑。如果把目光再放远一点,2010年以后,中国石化在弱市的环境下,A股价格不会低于3.8元,而在7元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大盘一旦走好,市场就会给出更高的市盈率,股价也会上涨,因此我建议目前可以逢低建仓,在3.8元-7元这个区间内战略建仓,持有至2010年以后。

写于11月6日

高手们请帮帮忙:请用经济学的知识回答 农业失收对生产有利,还是农业丰收对生产有利

如果说通货膨胀是一场病,最重要的莫过于找到病源。几个月来我们一直把食品价格上涨当作“罪魁祸首”,如果据此脉象开出药方,寄希望于平抑农产品价格上涨即可有效化解通胀压力,也许会发现药不对症、疗效不佳“中国式通胀的根源在于政府所采取的低利率政策导致货币发行量泛滥,推动了资产价格快速飙升,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但由于中国用于衡量通货膨胀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体系存在缺陷,不能真实地反映居民的实际感受。”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当资产价格、上游原材料、能源等价格都在上涨,农产品的价格不可能不涨,随之将引起整个消费品价格的全面上涨。”

粮食不是主要矛盾

7月,CPI增速强劲上升至5.6%,创下自1997年2月以来的10年新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价格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温桂芳认为,造成上半年CPI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粮食、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

“为粮价上涨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国际农产品涨价、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随着石油等燃料和电力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人工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仅靠国家对于农资进行行政限价是难以控制的。此外由于去年猪价大降时无人管,导致农民大量宰杀母猪,加上‘蓝耳病’的影响,今年生猪供应严重短缺,价格大涨。”

据统计,近5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上升23.9%。

易宪容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必然的,这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粮价太低,早就应该提价了。过去政府通过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剪刀差控制粮价,后来又通过划分农业人口与城市人口,限制农民的流动性。随着城市化和城市工商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多了,生产粮食的人越来越少,影响了粮食的供给。但相比其他产品的价格,粮价还是涨得比较慢,也比较滞后。”

据统计,目前我国三种粮食的收购价平均每市斤0.79元,比1995年的0.73元仅提高了6分钱。小麦价格仍低于1996年,大豆价格低于2004年。猪肉价格比1997年只上涨了30%左右。

温桂芳认为,食品涨价的上涨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政府如果想解决粮价问题,关键是应该解决农民的待遇问题,让农民从提价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提高。“一般来说,粮食收购价格提高,应该能对生产成本做一点补偿,增加点收入。但今年农民收入的提高,并不是完全因为粮食涨价,而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工资得到了增加。如果农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他们最终还是不愿多种粮,其实今年粮食的播种面积是减少的。”

此外,瑞信的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预计,截至7月29日,生产秋粮的11亿农田地中,接近四分之一遭受旱灾或涝灾的冲击。尽管今年夏粮较上年增产1.9%,如果占全年产量五分之四的秋粮失收,全年粮食产量仍会低于2006年4977亿公斤的高水平。

资产价格泡沫

粮食是基础性产品,其上涨必然带动食品和服务价格的上升。易宪容说,从前在深圳机场点一碗咸菜肉丝面,每碗32元,这一两个月已经涨到了40元。

但面对我国近期是否面临通货膨胀的争论,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表示目前的价格上涨还主要是结构性上涨,并未出现通货膨胀。

温桂芳也认为从现有的CPI统计来看,食品价格对消费物价总水平上涨的贡献率为80%。如果扣除食品的因素,CPI的其他项目才上涨0.7%。目前的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的上涨,通货膨胀在我国并未形成。

对于令人关注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温桂芳认为:“流动性过剩是造成投资过热的重要原因,但大量的资金并没有多少流入了商品市场,而是涌入了资本市场,楼市、股市的财富效应促使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大搬家’。所以流动性过剩主要影响了资产价格,对整个商品市场的影响并不大。”

央行发布的4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居民户人民币存款减少了1674亿。业内认为正是上半年新增的1600亿的散户资金,将大盘从3000点顶上了4000点。

申银万国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李慧勇不否认资本市场对流动性的吸纳作用,但他向记者表示:“资产价格上涨会通过各种渠道向消费价格传导。2006年底居民储蓄在M2中占比比2005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M1在M2中占比则提高了0.2个百分点,2007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由于居民储蓄增速放慢和M1增长率的加快,表明越来越多的准货币开始进入流通领域,这表明潜在的购买力正在向现实的购买力转变,实际上也正是货币领域的这种变化导致了1993年、1994年20%以上的通货膨胀。目前这种变化再次出现,表明出通货膨胀的风险明显增加。”

易宪容认为:“物价上涨,部分原因是由于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等过热的领域。价格传导的方式很简单,房价快速飙升,肯定会表现在房租上,去年租金是1100元,现在房东可能要涨到1400元了,相关的服务价格也会涨。其次,房地产市场和几十个产业相关,一定会带动所有环节的工资水平的上涨。一般工资上涨,购买力会提高,需求会旺盛。而工资上涨也是一种成本推动,将会传导到下游产业的产品上去。”

“物价上涨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国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造成很多投资者拥有大量纸面上的财富,并促进了他们的消费需求。”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资产增值游戏还在继续,财富效应已反映在居民的餐饮娱乐以及境内外旅游等消费增长迅猛上。近日?高盛高华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这一轮的牛市行情带来的财富效应可能对中国未来1-2年内的消费需求产生更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根据高盛美国经济学家的统计,从1995年至1998年年末,股票价格的上涨对美国整体居民消费水平产生了1190亿美元的积极影响,推动消费增长了2.3个百分点,为实际GDP增长直接作出了0.5个百分点的贡献。日本经济研究团队对日本财富效应的估测显示,股市财富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程度上与美国相类似。

高盛高华认为:“在从2005年年末持续至今年4月底的股市上扬行情中,仅市值增加就带来了人民币4.5万亿元的股市财富,而散户投资者直接持有其中的3.1万亿元财富。在增加的财富中,估计将有人民币310亿-470亿元的部分可能流向消费领域,这可能带动居民消费增长0.4-0.6个百分点。虽然目前尚未看到中国零售额、特别是实际零售额数据出现超常增长,但财富效应的首期影响可能已经在中国的各种市场(如房地产、奢侈品、古董和艺术品)得到初步显现。”

华泰证券研究也有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信贷的同比多增,主要以居民户贷款的同比多增为主,这表明消费信贷趋于活跃,这与上半年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刺激有关。”

因此银河证券的首席分析师左小蕾指出:“特别在近期一直存在‘流动性过剩’的困扰的形势下,我们不能不认真分析近期CPI上涨的背后的原因。”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如果进一步分析财富再分配的变化,会发现贫富差距也在随之拉大。易宪容说:“这种中国式通货膨胀实际上是某种‘劫贫济富’式通胀。中低收入者无法进入资本市场,或者占有的比重非常小,通货膨胀又令他们手上的货币越来越贬值。整个社会现有的财富通过资产价格泡沫,在向少数人手中进行快速转移。”

“农耕时代的数据”

在易宪容看来,通货膨胀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为什么CPI数据现在看起来还这么低,关键是CPI的统计数据没有充分考虑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权重第一的居住价格。

按照统计部门的解释,国际惯例居民住房购买是投资,因此中国的住房价格不能够纳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社会各界对此质疑由来已久,南方现金增利基金经理万晓西曾指出,27年间中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被低估10倍。他在自己的研究报告开篇别出心裁地引用了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过去的光阴流逝我记不清年代/过去我不知世界有很多奇怪/我曾经以为简单的事情现在全不明白。”他认为两者的“味儿”是相似的。

易宪容表示他也不明白为什么需要拉动内需时,房地产是消费;计算CPI时,房地产却变成了投资。

“欧美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了几百年,一手房市场占的比重很低,只有15%-20%,中国房地产情况则相反,一手房市场85%以上,二手房市场交易不足15%。此外,这几年房地产投资炒作盛行,但咱们中国的老百姓买房有多少人是投资,大部分还是自住。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与他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差异,用所谓的国际惯例来套中国,很容易把通货膨胀的实事掩盖起来。”

温桂芳笑言,也许统计部门应该按照国际惯例和中国居民实际消费模式的变化,分别采用两套统计方法。这样物价水平是高还是不高,到底有没有通胀,就一目了然了。

易宪容进一步指出,即使按照现有的CPI统计体系,国家统计局算的房租也低得离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个人的住房消费是指当住房用于居民居住时,租住的租金计入承租人的消费支出,自住的比照相应市场?租金 价格,以虚拟房租形式计入房屋所有人的最终消费。2006年中国城市居民居住类消费只有909元,一个月平均80元不到。北京北五环附近的农村房,10平方米左右,每月房租是200元,再远一点的150元,还不算水电费等等。”在居住类上,美国CPI体系中居住类的权重为42%以上,中国只有13%。有人将滞后的CPI戏称为“农耕时代的数据”。

易宪容认为:“CPI基础统计标准制定于20多年前,那时医疗、教育、住宅以及养老主要由国家承担,食品的权重占得高无可厚非。但随着各项改革的开展,原来由国家承担的均主要转由居民个人承担,CPI权重的调整却微乎其微,严重滞后于现实生活。如果真的把居民的消费行为、消费模式全部按照实际情况来反映,CPI还是5.6%吗?加拿大有一位经济学家按照加拿大的指标体系,用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把权重调整后作了计算,中国的CPI是6.8%。”

温桂芳也认为:“现在媒体也有点误导,把矛头都引到农产品上了。食品价格确实增加了居民家庭支出,但不能因为这个掩盖了医疗、教育、住房的问题。‘三座大山’一年给居民增加的负担有多少,粮食涨价一年给居民增加的负担有多少?”他还认为,CPI统计数据不能只计平均数,还应该分不同的类别、行业、地区。据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署按照分层的概念,编制了甲、乙、丙、综合四类消费物价指数,以此反映当地物价水平的通胀或紧缩对不同阶层的影响。

央行在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也指出,“受价格控制和价格统计方法本身局限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CPI还不能完全反映真实通货膨胀程度。”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魏贵祥解释道:“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大部分是物价指数之外的原因造成的。动辄数万元、十几万元的‘择校费’,名目繁多的钢琴班、芭蕾班、奥赛班、英语口语班,肯定会给普通家庭带来巨大的支出压力。而这些名目是非正常的、不合法的,不能通过正常采价渠道取得价格,不能同质可比,因此不能纳入物价指数的计算。

医疗方面,当前物价指数反映出的药品价格是下降的,特别是西药,因为政府一直在降低药品的价格。但如果增加了用药种类,提高了用药档次,或开大处方、用进口设施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有些降价药品从医生处方上消失等等因素,都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不断上升的医疗支出,这些都是物价指数统计之外的问题,在物价统计中是看不出来的。”

一位观察人士指出:“该统计思路的前提是假定社会是一个理想模型,人人按照法律、法规行事。这样的CPI事实上没有反应出居民的实际消费支出,更像是真空实验室里模拟出来的艺术品。”

加息是唯一之路?

专家们指出,如果以失真的CPI作为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参照系,有可能对中央决策做出误导。

温桂芳认为:“既要高度重视当前的食品物价问题,但不应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重点,真正需要重视的还是‘三座大山’的问题。粮食和猪肉涨价对农民增加收入和激励农民增加生产十分有利,没有必要运用行政措施对物价进行打压。目前群众一听到涨价就受不了,主要是我国资源价格长期以来就处于低水平状态,‘吃便宜的东西吃惯了’。”

除了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猪肉、食用油等商品价格也在上涨,煤、电、汽、水等几乎所有消费品都在上涨。温教授说:“煤电水汽都在涨价,的确给人们一个不好的感觉,就是物价在全面上涨。但我们不能就价格论价格,更要关注物价之外的一些因素,尤其是那些利润已经很高的行业和企业的涨价呼声。不能企业说成本高就要涨价。政府应该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理清价格与成本、价格与利润、价格与市场的关系,弄清楚是不是有必要涨价。否则今年CPI将有可能承载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之重,迫不得已继续推高。”

东方证券的张扬认为:“今年一季度的CPI上涨来自于食品价格的年初异动,物价进一步上涨的动力不足,利率调升的目的并不来源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而低利率环境和流动性过剩确实是资产价格膨胀的重要原因。”

“人民币表面上升值,实际上是贬值。高增长、低利率的环境造成我们银行信贷过多,货币发行泛滥。银行贷款发出去,会有一个货币乘速效应。如果发行3万亿,乘数是5,那就是放出了15万亿的货币。此外还有外汇储备和一些政府的政策等制度性原因,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易宪容分析道。

李慧勇也表示:“货币供给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这使得中国经济中积累了大量的通胀压力。从增长率来看,2006年GDP规模与1997年相比增长1.4倍,M2增长了3.4倍,M2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两倍多。M2/GDP2006年这一比率为160%,比1997年提高了40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国家。由于我国目前结售汇制度很难有根本性改变,每年的外汇储备仍将转变为基础货币投放,这将使货币过剩的程度进一步增加。”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经济师腾泰则关注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国际背景。

“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是美国以巨大的贸易赤字和对外负债为特征过度发行美元,日本以低利率拆出货币为特征输出过剩的信用货币。美元的泛滥和日元的信用输出是造成全球货币过剩的主要原因。面对不可改变的全球货币流动性过剩现象,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由于缺乏足够的弹性,就不断把美元和日元的流动性过剩转变为人民币的流动性过剩。”

今年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1357 亿美元,中国央行为购买这些外汇储备向商业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商业银行通过购买企业和个人的外汇把它们变成企业和个人在商业银行的人民币活期存款)。腾泰预计2007年人民银行行为购买更多外币所被迫发行的人民币基础货币有可能达到3万亿元,由此造成M1的迅速增长。”

李慧勇认为:“由于我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过多、需求增加趋快,成本上涨过快、国际价格影响等各种原因共同造成的,因此很难依赖单一的政策工具达到防反通胀的目的。我们预计政府防反通胀的政策措施将至少包括升息、升值、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流过多的流动性等四个方面。”

易宪容说:“通胀在中国已经开始,中央政府对此决不侥幸地等闲视之,而是要采取有效货币政策来化解其风险。我国没有日本相应的法律制度、土地私有制、信用制度,一旦资产价格泡沫催生恶性通货膨胀,将会摧毁中国的经济,甚至比日本1988年的经济危机更严重。”

他认为化解中国式通货膨胀基本的途径就是从低利率政策入手,让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极大泡沫平稳过渡。

从2004年至今,央行已经累计6次加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专家认为,在目前外汇管制不是太有效、热钱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加息只能导致国际热钱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继续流入中国,令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雪上加霜,过去的半年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耐不住寂寞的各项货币政策——尽管这些政策就像大象身上的虱子,不停地咬啊咬,大象却没有丝毫的感觉。再继续按着‘格林斯潘式的小动作’(谁规定每次加息只能大约1/4点?)咬下去,货币政策本身就危险了——殊不知这种小幅调控不但不能够从根本上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上涨,反而会在真正的危机来临前耗尽珍贵的货币政策资源。”腾泰表示。

易宪容认为:“在如此之高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央行加息不仅要加大利力度,也要加快加息的频率。美国是加到4.5%以后才有反应,按照目前的方式,我们至少还要调11次。我相信今年还会再加息两三次。”此外,他还强调要运用“组合拳”,在加息同时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

中央政府一直在打击囤地、捂盘,但收效甚微。日前地产股的上市公司报表暴露了一切。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些圈地的人,是看好未来3到5年。比如5年分期开发,一年地价涨20%就能回本,有些公司手中圈的地10年都用不完。

易宪容表示:“房产商囤地没有关系,问题是政府把地拍卖了,房产商有没有把土地出让金付清。这里面有很多暗箱操作。如果政府敢下这个决心把没付清土地出让金的土地全部收回来,或者让房产商把钱全部付清,贷款利息再加上去,谁还敢囤地?房价马上会降下来。”

但温桂芳认为,商品房市场已经高度市场化了,政府不应该去调控商品房的价格,而应该将理念转变到必须要保障低收入者和为公众服务上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