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油价调整方案表格下载-第二轮油价调整方案表格
1.国内成品油价将于7月26日24时调整 预测下调0.25-0.29元/升
2.油价即将下跌?国际原油开始大幅下跌!现在汽柴油最新限价多少?
3.或上涨 油价调整窗口10月22日24时开启
4.政治新闻分析
5.金砖会,会给泉州经济带来那些好处
国内成品油价将于7月26日24时调整 预测下调0.25-0.29元/升
易车讯?根据最新油价动态显示,国际油价呈现显著下跌,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双双下挫,尤其美原油期货价格再次失守100美元/桶关口,跌幅3.53%,这是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跌,因为美国官方数据显示夏季驾驶旺季汽油消费不温不火,较往年同期形成对比,尽管当前全球供应紧张限制下行空间。
随着国际油价显著下跌,我国成品油价预测下调扩大,油价呈现大跌状态。以国内第8个工作日为例,调价参考关键指标原油变化率为-5.52%,较前一个工作日(-5.43%)的降幅增加0.09个百分点,油价预测累计下调超320元/吨,远超过调价红线,折合成升价,预计油价下调0.25元/升-0.29元/升(仅供参考),较上一个工作日降幅略微扩大,且按照当前运行趋势,7月26日迎来的成品油调价有望呈现大跌,届时全国各地汽油柴油零售限价再次下调。
此外,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成品油价首轮调整以下跌告一段落,在7月26日24时即将迎来下半年第二轮调价,根据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变化情况以及国内油价预测走势来看,近期即将迎来的新一轮成品油调价呈现下跌属于大概率。换句话说,下半年以来的第二轮成品油调价能够实现“二连跌”,国内92号汽油、95号汽油价格将继续显著下降,而作为普通消费者用油成本会进一步下调,对生活负担方面能适度起到“减压降负”的作用。
易车App提供销量、热度、点评、降价、新能源、实测、安全、零整比、保有量等榜单数据。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油价即将下跌?国际原油开始大幅下跌!现在汽柴油最新限价多少?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2023年已经正式开始。
就在1月份开始之后,国家发改委针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调整政策。
受到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在1月3日完成的成品油价格调整当中,国内汽、柴油价格再次迎来上涨。
这也让一些农民兄弟变得格外焦虑,毕竟油价上涨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基层道路交通运输成本。
生猪、粮食的调运效率如果下降,消费利好也很难为猪价、粮价带来更强劲的利好提振!
而且油价如果一直居高不下,今年农民春耕也会面临额外的成本支出。
不过根据老道了解到的相关消息来看,现在国际油价再次迎来大幅下跌,在2023年国内成品油价格有哪些最新调整变化?现在汽、柴油价格最新限价又是多少?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根据我国制定的油价调整相关政策来看,调整油价涨跌的关键依据就是要看国际原油价格的表现。
现在根据新华社纽约发布的最新消息来看,在1月3日开始之后,国际原油价格迎来大幅下跌,目前纽约商品2023年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已经迎来了大幅下降。
现在跌幅维持在4.15%,报收于每桶76.93美元。
而2023年3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也迎来了大幅下跌,总体跌幅在4.43%,现在报收于每桶82.10美元。
相信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回落,一路上涨的成品油价格也将迎来下滑。
不过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油价调整消息来看,在1月3日开始之后,国内汽、柴油价格再次迎来上涨,目前总体涨幅维持在每吨240~250元左右。
在这一次油价调整的影响之下,基层成品油价格每升上涨幅度在0.19~0.21元。
根据目前的国内汽、柴油价格最新限价情况来看:
92号汽油最新限价维持在7.78元每升;
95号汽油最新限价维持在8.31元每升;
零号柴油最新限价维持在7.35元每升;
在这一次油价上涨的影响之下,我们想要加满一箱容量为50升的油箱,92号汽油起码要多花费10元左右,而加满一箱95号汽油也要花费也要多花费10.5元左右。
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油价开始迎来上涨,大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因为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呈现震荡回落趋势,相信在1月中旬启动的月内第二轮油价调整当中,一路上涨的汽、柴油价格就会有所回落。
从国家政策调控的角度来讲,油价暴跌已经成为长期趋势。
老道相信在国际原油市场持续呈现震荡回落的背景下,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2023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国家针对乡村发展也制定了建设农业强国的具体目标!在未来也会有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全面发布,希望广大的种养殖户们能够重点收藏,在近期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方案。
在政策引导之下,我们农民一定能够继续实现增收丰收。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成品油价格调整系列政策点个赞!
或上涨 油价调整窗口10月22日24时开启
[汽车之家?新闻]?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规则,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10月22日24时再度开启。根据新一轮油价统计数据来看,本轮油价上涨或已成定局。
自进入10月份后,石油输出国持续做出努力,不断助推油价上涨,因全球疫情压制,上涨幅度总是受限,在10月第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当中结局以搁浅收宫。从10月第二轮国内成品油窗口即将开启之际,油变化率正值坚挺,数据显示:截至国内第八个工作日,综合原油品种变化率为2.21%,油价预测上调90元/吨,折成公升价约0.07元左右,如上调落实,那么这次油价将会迎来年内第四次上调。 在此次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上,俄罗斯和沙特表示准备好进行合作,以支持能源市场稳定,这些表态和关于减产协议的审查都出现在定于11月30日-12月1日举行的欧佩克+峰会之前,届时按照原欧佩克+将把减产规模降低200万桶/日。日内,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曾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沙特王储周末进行了通话,讨论了欧佩克+协议,强调准备好进行合作,以支持能源市场稳定。”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05美元,收于每桶40.83美元,跌幅为0.12%;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31美元,收于每桶42.62美元,跌幅为0.72%。(来源:原油成品油国际油价;编译/汽车之家?张雪莲)政治新闻分析
兄弟啊,我给你找了几篇O(∩_∩)O
1) 油价突破100美元大关
新华网布宜诺斯艾利斯1月3日电(记者宋洁云 冯俊扬) 美国纽约市场油价2日一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在拉美地区引起不小震动。此间媒体分析指出,油价突破100美元之后,拉美地区的政治版图将重新划分。
阿根廷《金融界报》报道说,委内瑞拉、墨西哥和厄瓜多尔等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发言权大大增加,地区大国巴西则雄心勃勃地希望加入石油出口国行列。对于阿根廷和智利等石油进口国来说,能源问题将成为外交政策的核心。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国际战略问题专家圣地亚哥·切拉说,在高油价的国际大环境下,石油生产国在拉美地区事务中将有更大的发言权。这些国家可以利用石油出口收入购买其他国家的债券,增加在其他拉美国家的投资,也可以通过石油出口展开外交行动。
切拉说,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等七个南美国家去年发起成立了南方银行,同国际金融机构分庭抗礼,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石油生产国借助高油价积累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如果没有这些“石油美元”的支持,拉美国家自筹资金组建地区金融机构的想法将难以实现。
拉美头号能源大国委内瑞拉是世界第五大原油出口国,也是欧佩克中唯一的拉美国家,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上涨让委内瑞拉获益匪浅。查韦斯支持高油价政策,并积极开展“石油外交”,在拉美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大大增加。委内瑞拉倡议建立了“加勒比石油”,承诺以优惠价格和贸易条件向加勒比国家供应石油和石油制品。
这项对于石油匮乏的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部分分析人士认为,查韦斯成功地利用石油吸引拉美国家,团结加勒比和中美洲国家,扩大了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增加了与美国抗衡的资本。
对于拉美地区大国巴西来说,缺乏石油是阻碍其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的瓶颈,上世纪两次的石油危机均使巴西经济遭到重创,教训相当惨痛。巴西意识到,如果不能实现石油自给,巴西不仅无法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而且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也会削弱。近年来,巴西加强了海上石油勘探力度,并且终于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巴西石油公司去年12月宣布,该公司在巴西东南深海区域发现一处预计储量达50亿桶至80亿桶的特大油田——图皮油田。这不仅是迄今巴西发现的最大油田,也是近30年来全球发现的最大油田之一。据专家预计,图皮油田所属的特大型油气构造中的石油储量将高达700亿桶,巴西的石油储量也将从目前的世界第17位跃居第9位。
巴西《圣保罗州报》的评论指出,图皮油田的发现“大大缩短了巴西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的时间表”。阿根廷《号角报》分析认为,这块特大油田的发现令巴西在拉美地区事务中的发言权“陡然增加”。巴西可以充分利用潜在的石油扩大在拉美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阿根廷此前在能源政策上一直向委内瑞拉倾斜,但是在巴西宣布发现特大油田后,立刻表示希望和巴西联合开海上油田,阿根廷新总统克里斯蒂娜还提出了阿巴两国在能源领域展开战略合作的建议。
对于智利和阿根廷等拉美石油进口国来说,在高油价的国际生态环境下,石油成为这些国家外交政策的核心之一。自从去年以来,拉美国家的能源合作方兴未艾,许多大规模地区能源合作项目浮出水面。
阿根廷能源问题专家席尔瓦·佩科说,虽然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只是一个象征和信号,但是从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来看,高油价将在很长时期内存在,许多国家的内政外交都将围绕高油价展开调整,拉美国家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国际油价从高位回落,各国之间的关系将再次进行微妙的调整,油价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不同拉美国家在地区事务中声音的高低。
2) 乌克兰政治危机为何出现转折
乌克兰最高法院3日作出终审判决,裁定11月21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无效,同时宣布在本月26日重新进行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此举给两大竞选阵营的争执画上了句号,由选举结果引发的乌政治危机也因此而出现转折点。
11月22日,乌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初步计票结果显示,现任总理亚努科维奇以微弱优势击败反对派候选人尤先科,当选总统。尤先科随即表示不接受这一结果,指责当局在大选中有严重舞弊行为,并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宣布选举结果无效,重新进行第二轮投票。尤先科的支持者同时在全国各地举行各种抗议活动,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发生在首都基辅市中心的独立广场,上万人的集会目前已进入第13天。
亚努科维奇一方起初坚持认为选举结果有效,否认在大选中,反对重新投票。他的支持者比较集中的东部地区也是集会游行不断,表示要坚决捍卫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大选结果。
随着事态的发展,乌社会急剧动荡,出现了东西部地区严重对立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国家分裂的迹象。这引起乌政坛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和关注。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乌对立双方已举行两轮会谈,并就缓和国内局势问题达成若干共识,但在最关键的问题上,即在最高法院宣布选举结果无效的情况下如何选举产生新总统,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自选举结果引发争议以来,反对派立场坚定,毫不妥协,步步进逼;而亚努科维奇方面立场多变,寻求妥协,节节败退。亚努科维奇及其竞选班子起初态度强硬,要求反对派承认大选结果。随着国内局势动荡加剧,国内外压力越来越大,亚努科维奇开始软化立场,试图与反对派达成某种妥协。例如,他提出了政治改革建议,表示当选总统后可让尤先科出任总理。他特别强调,按照政治改革后的国家体制,总理实际上将是国家头号人物。然而,尤先科并不领情,对此不屑一顾。后来,亚努科维奇也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诉,要求宣布选举结果无效,因为主要支持尤先科的地区同样存在大规模舞弊现象。但是,亚努科维奇要求重新进行选举,而不是重新进行第二轮投票。
在如何产生新总统的问题上双方相持不下。尤先科方面认为,对方要求重新选举是为了拖延时间,以便当局推出新的总统候选人。亚努科维奇方面则认为,既然反对派拒绝接受大选结果,同时认为中央选举委员会协助当局,那么大选就应该重新进行,因为第一轮投票也是在中央选举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的,按反对派的逻辑第一轮选举也应该有问题。
现在,乌最高法院已经判决,而判决结果完全符合反对派的要求。反对派方面当晚已开始欢庆胜利,美国和欧盟方面也迅速作出反应,对乌最高法院的判决表示欢迎。
亚努科维奇4日通过其发言人宣读了一份声明。声明说,最高法院的判决是在巨大政治压力下作出的,而且违反了乌克兰宪法。不过,亚努科维奇不会放弃参与总统职位的角逐。他除了参选并夺取胜利外,别无选择。
目前关于选举结果的争议已经了结,关于总统选举方式的争执也已经解决,对立双方第一阶段的争斗随之结束。两大竞选阵营都已表示要参加重新进行的第二轮投票。从目前来看,在26日的重新投票之前,乌国内政局会平稳下来。谁在第二轮投票中胜出将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此间有舆论认为,无论谁最终获胜,在得票方面都不会领先对手很多。
3)斯里兰卡政治僵局难以根本破解
里兰卡军经过数月战斗于2日攻占了反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猛虎组织)总部基利诺奇镇。这无疑是军取得的一个标志性军事胜利。但是,由于斯里兰卡民族问题由来已久,错综复杂,要破解目前的政治僵局仍有较大难度。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斯军与猛虎组织在战争与谈判之间多次反复,基利诺奇镇也几度易手,但斯民族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解决。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斯和猛虎组织对解决民族问题的立场相去甚远。斯的立场是,在一个单一制国家的框架内向地方适当下放权力;而猛虎组织的最低要求是泰米尔人聚居区享有广泛自治权力。
从军事上看,拉贾帕克萨总统自2005年底上台以来,对猛虎组织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军事行动并取得一定成果。到2007年7月,斯军取得了对东方省的控制权。此后,又经过约一年半的战斗,军在北方省夺回了约一半的猛虎组织控制区。但是,猛虎组织将依托有利地形和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长期与军对抗。过去20多年来军始终无法将猛虎组织消灭。因此攻占猛虎组织总部并不意味着军彻底打败了这个组织,今后双方的武装冲突还将继续。
此间专家认为,猛虎组织是由斯里兰卡民族问题派生出来的一个反武装组织,即使斯军在军事上取得全面胜利,彻底消灭了猛虎组织,也不等于解决了斯根深蒂固的。以东方省为例,斯军2007年7月从猛虎组织手中收复了东方省,随后在该省举行了选举。但东方省重回军之手后,暗杀、失踪、等恐怖层出不穷,并没有真正实现民族和解、政治稳定和经济重建。
斯民族冲突几十年的历史证明,单纯军事手段无法解决民族问题。而如何提出能为泰米尔人和大多数斯里兰卡人接受的政治解决方案,才是斯面临的真正问题。但是,在军事行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斯在政治解决民族问题方面步伐缓慢。2006年初,拉贾帕克萨总统倡导成立了由各主要政党参加的“多党会议”,希望找到一条各政党均能接受的政治解决方案。但三年过去了,政治方案仍然未能出台。
4)
泰国政治矛盾数月不决引发
19日晚,当泰国看守总理他信正在美国参加联合国会议之时,陆军总司令颂提在泰国国内发动了一起军事。数小时之内,当局接管了泰国。
泰国媒体对这次给予了“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评价,包括他信在内的许多泰国内阁成员都是在发生前一刻才嗅到火药味。尽管他信火速决定通过泰国控制的电视9台发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的声明,但为时已晚。他的声明尚未宣读完,电视9台就被军方接管。
这场军事看似突如其来,实际上是泰国政治矛盾数月不决的结果。
今年1月,他信家族向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出售大部分股权,在泰国引起强烈震动。一些反他信组织认为,他信家族的这笔交易存在严重舞弊行为,使泰国国家经济受到损失。此后,反他信活动不断,要求他信下台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泰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带来危害。
鉴于这一形势,他信于2月24日宣布解散国会下议院,并定于4月2日重新举行大选。然而,4月2日的大选被宪法法院以“存在舞弊行为”宣布无效,选举委员会的数名核心成员也于7月被解职并监禁。泰国政治局势再度陷入泥潭。
今年8月,泰国新选举委员会成立,普密蓬国王也于早些时候确定今年10月15日再次举行大选。但新选举委员会的出现并没有给泰国的政治局势带来曙光,各种政治矛盾依旧存在,各种纷争依旧难以平息,原定的大选日程显然无法按期完成。此刻,要求他信下台的呼声再次高涨。最主要的反他信民间组织泰国人民民主联盟原定于9月20日再次举行大规模抗议游行,要求他信离开泰国政坛。
泰国陆军总司令颂提作为此次的最主要指挥者,9月19日晚间在陈述发动原因时说,鉴于泰国政治矛盾久拖不决、社会政治长期混乱、国家经济受到严重伤害的现状,泰国海陆空三军及警察决定联合发动军事,推翻他信。
新成立的、由颂提领导的泰国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称,的原因是他信存在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其领导的内阁使国家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
20日凌晨,当局觐见了普密蓬国王并陈述了目前的政治局势。之后,泰国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开始物色过渡总理人选,并宣布废除宪法、解散宪法法院、解散议会上下两院、解散内阁。
泰国媒体称,尽管颂提常常表现出一种不问政事的姿态,并曾明确表示军方不会介入国内政治,但他与一些军警***早已设计好策反路线,选择近期他信出国参加一系列国际会议之机发动军事。
虽然他信19日在美国表示,大多数民众不会认可这次交替的合法性,但从目前泰国民众的态度看,大多数民众还是抱着一种“息事宁人”的心理,企盼泰国政治纷争能尽快结束,国家能尽快恢复稳定。
金砖会,会给泉州经济带来那些好处
进入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走势比较平稳,但中东北非局势一直动荡,日本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核泄漏迟迟未能妥善解决,欧债危机若隐若现,都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美联储已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于6月底如期结束,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同样令人关注。预计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2.5%左右的水平,略低于2010年;2011年欧盟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1.5%—2%的水平;2011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可以达到6%左右,比2010年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预计下半年世界经济将保持复苏势头,但复苏力度仍不均衡。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国一季度GDP增长率仅为1.8%,但这主要是受开支下降所拖累,私人消费和投资增长依然稳健。美国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高油价已经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据美国学者估计,美国普通家庭因“布什减税”法案延长所获得的好处基本上被上涨的油价所抵消;二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扩张力度将会逐步收缩,4月15日通过的2011年度预算案,虽然将削减预算推迟到2012年实施,但2011年预算只能保持上年水平,扩大支出规模的可能性不大。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于6月底如期结束。预计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2.5%左右的水平,略低于2010年。
欧盟仍然保持缓慢增长势头。除德国增长较快以外,其他主要经济体均乏善可陈,不过这也符合其正常的增长态势。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仅能勉强维持正增长,导致金融市场对其偿债能力产生质疑,其债务违约风险再度上升。欧盟地区最大的问题是受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通货膨胀率较高,欧洲央行已经于近期将基准利率提高了25个基点,这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首度加息。但考虑到经济增长缓慢以及加息可能对高债务国家的影响,欧洲央行表示短期内不会进一步加息。预计2011年欧盟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1.5%—2%的水平。
年初的时候,外界曾普遍预计日本经济2011年会有较好表现。但地震和海啸使得受灾地区的工业生产暂时停顿,核泄漏进一步影响了日本国内的消费和投资信心,说明此次灾害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有长期化趋势。尽管日本将会继续取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维持经济增长,但预计日本经济全年增长率仅在1%—1.5%之间。日本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应链上,特别是汽车、钢铁、电子等行业。例如,由于日本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减少或中断,美国和中国的部分汽车企业的生产已经受到影响。总体而言,日本地震可能会使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比原来预期的要略低一点,但不会影响到世界经济复苏的大趋势。
新兴经济体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目前增长速度和势头已经回归危机前的常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了和能源出口国的经济增长,这些国家获得的外汇收入通过扩大进口和对外投资又回流到了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再度呈现出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全面增长的态势。新兴经济体投资和消费的强劲增长也成为拉动部分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例如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美国和日本2010年出口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66%和77%。虽然近一段时期主要新兴经济体纷纷收紧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通胀压力,但并没有对经济增长速度造成明显影响,说明新兴经济体增长态势较为健康。预计2011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可以达到6%左右,比2010年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
尽管美国经济增长率还不错,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美国目前的通胀水平相对温和,加息的压力并不是很大。
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还有财政和汇率方面的考虑。
美国年内加息可能性较小
这一轮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紧密相关,如果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全球流动性可能发生逆转,甚至会引发部分资产泡沫较大、外部资金流入较多的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和经济动荡。美国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值得关注。
受通胀压力上升的影响,欧洲央行已经于近期加息,而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将于6月底到期。这一轮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紧密相关,如果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全球流动性可能发生逆转,甚至会引发部分资产泡沫较大、外部资金流入较多的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和经济动荡。美国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值得关注。
我们判断,美国在2011年年底之前都会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规模可能会逐步收缩,但加息的决定不会轻易做出。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尽管美国经济增长率还不错,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按照美国目前每个月新增就业的速度,到年底之前美国的失业率仍将保持在8%以上,到2012年底前仍可能保持在7%以上,远高于正常水平。美国房地产价格还在下跌,新屋销售量处于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为了维持经济增长,美国有必要保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次,美国目前的通胀水平相对温和,加息的压力并不是很大。受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油价上升的影响,美国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但美联储通胀目标主要盯不包括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CPI,而核心CPI同比仅上涨1.3%。何况,美联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要制造通货膨胀,收紧货币政策只会滞后而不会超前。
第三,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还有财政和汇率方面的考虑。美国国债余额为14万亿美元,利率上升25个基点就意味着利息支出将因此增加350亿美元。此外,宽松货币政策使美元汇率疲软,对于刺激美国出口有积极作用。贸易逆差的缩小已成为近期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因素。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美联储也不会过快收紧货币政策。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上涨给各国带来了一定的通胀压力。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说明需求面的因素可能是主要作用。
大宗商品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
从中长期来看,发达国家保持相对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弱势调整、新兴经济体继续快速增长等因素没有发生变化,大宗商品价格经过一定幅度调整后将会重拾升势。
进入2011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全面上涨,特别是油价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给各国都带来了一定的通胀压力。
油价的上涨由几方面的因素构成:首先,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政局不稳,给油价带来了“风险溢价”。从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和英国布伦特原油的价差来看,这一“风险溢价”在15美元左右。其次,美元持续走软带来的“计价效应”。2010年底以来,名义美元指数贬值4%左右,使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上涨,估计对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大约是5美元左右。第三,世界经济保持复苏态势,新兴经济体长期增长看好,为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供需求面的支撑。2010年大部分时间油价都难以突破85美元,但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力度增强,在中东局势动荡之前,油价就已经达到95美元。与此同时,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持续上涨,说明需求面的因素可能是主要作用。
近一段时期,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包括:美元走强、通胀压力上升导致各国收紧宏观经济政策、投资者获利了结等。在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利于缓解各国当前的物价上涨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发达国家保持相对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弱势调整、新兴经济体继续快速增长等因素没有发生变化,大宗商品价格经过一定幅度调整后将会重拾升势。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七个特点。 (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 2007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近4%的增速。美国经济稳中有落,2006年美出口额被德超越,信息化指标不及北欧,次贷危机使美经济优势不断被侵蚀和分解,其负面影响还在扩大。主要西方国家面临工业化以来最强烈的外部竞争。欧亚大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舞台。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欧亚大陆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2%,累积财富总量是美国的一倍,2006年“新欧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较2003年增加近一倍。同时,占世界人口80%的广展中国家经济进入较快增长期,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得到加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格局。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0%。 (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 巨额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和投机,不仅给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很大损害,发达国家也难独善其身。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最新报告,全球金融业的核心资产总额已达140万亿美元。资本市场进一步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体。银行资产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42%下降到2005年的27%,金融资产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集中。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已平均跃升至330%。“经济金融化”趋势一方面促进了全球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 (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全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未来10年,发展中国家将有7亿人口进入全球劳工市场。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配置中合理及不合理的部分进一步显现,不均衡的全球增长模式正在塑造新全球经济格局。从总体看,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进程使生产要素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从国别看,全球化的收益分配和社会成本分布严重失衡,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在扩大,输家与赢家的两极分化加剧。资本回报连创新高,劳动回报则越来越低,导致国家间不平等。发达国家主导当前的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国际分工体系,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3/4,经济总量只占1/4。黑非洲至少要到2047年才能成功脱贫。在北方阵营,美欧日是国际经济三大支柱,但由于美国奉行经济单边主义,企图垄断国际经济决策,三方经济利益摩擦时有发生。南方阵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诉求和利益关注点发生重大分化,多元化现象明显,南南合作呈现高度复杂性。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一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东亚、拉美、独联体国家经济全面提速,非洲、中东地区国家经济开始起飞,这些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资的依赖明显下降,对自身能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强化,一些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贸易结构多元化。“金砖四国”、“新钻11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继续引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成为未来最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影响全球化的发展。按汇率计算,今年,印度、俄罗斯、巴西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均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晋升世界经济12强。2001年~2007年,中、俄、印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引资、外汇储备和股市总值排行榜上的名次平均跃升四个位次。亚洲国家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993年的25.5%减少到目前的16.5%。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持续增大。发展中国家相互投资迅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亚洲内部以及亚洲对非洲的投资。目前,世界外汇储备总额高达5.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中。近来,发展中国家开始将部分外汇储备以“主权财富基金”的形式对外投资,金额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和跨国并购,有关动向将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五)南北国家有关发展模式的交融与交叉增多,经济领域多边协调渐成趋势,新兴大国加速崛起,经济力量加速“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利用,南北关系呈繁芜交织的状态。俄罗斯迅速复兴和印度加快振兴,打破了冷战后中国一枝独秀的局面,初步形成了新兴大国崛起的第一梯队。一批发展中国家迈入或走近经济次大国行列,对维护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及贸易自由化的需要不断增强,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有所增多,双方相互依存有所加深,在经济、金融等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增。“G8(八国集团)+5”成为促进南北对话的重要高端平台。G20(20国集团)涵盖当前世界上最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南北”代表性,近年来在协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等的立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拿大倡议在G20框架内成立“全球首脑论坛”,进一步反映出国际社会加强多边对话协调的趋势。 (六)各种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发展迅速,国际贸易、跨国投资重趋活跃,自贸区谈判方兴未艾,通过自贸协定等形式,新兴力量与传统大国结成经济联盟成为时尚。 区域经济合作既是各国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也是有关国家以区域发展为依托,为减缓经济全球化无序冲击而取的合理选择。区域经济合作、区域集团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并行不悖。这种总体上良性的经贸互动推动了政治上的良性发展,大国重启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东亚、拉美、非洲等地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合作势头加强,成为联系不同地区之间合作网络的重要纽带。巴西、印度、南非已建立三国合作框架,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拉美,拉美与中东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均试图通过强强联合、强弱互补的模式加快区域集团建设,实现市场、的优化配置,谋求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美国全面推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欧盟借东扩之机加快区内金融、服务一体化进程,拉美两大经济组织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体宣布加快自由贸易谈判,东亚10+3和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亚洲两个支柱性机制深入发展。未来国际经济关系将逐渐由国家之间的较量和竞争转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角逐,围绕全球经贸政策、金融体制的斗争与协调将主要在经济集团之间展开。 (七)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际能源格局调整步伐加快,对能源等战略的争夺成为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一些大国特别是油气富集的国家把握了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良机,不仅从中获取巨额收益,同时提升了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近年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和阿联酋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序中平均前移了三个位次。一些石油生产国加强了对国内石油的控制,减少了发达国家对其石油的掌控。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将能源作为国际斗争的主要筹码,公开向美“叫板”。美国目前控制着中亚、中东、西非和北美的世界近70%的石油。全球能源战略格局明显向美倾斜,但在世界能源市场格局方面,俄罗斯影响举足轻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战略影响不可低估。日本努力稳定传统石油来源,并积极拓展新渠道。欧盟等国积极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并寻求能源合作。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和繁荣,各方对能源的依赖将与日俱增。围绕油气、运输管道和市场价格等,美、欧、日等大国还将展开激烈的国际能源争夺战。同时,随着新兴发展中大国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对能源安全的追求,相关能源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打破了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能源产业中的垄断地位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今后5年~10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先后崛起,将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与格局演进,多极化趋势将日趋明显。美国经济“双赤字”,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美元贬值、油价飙升,使全球经济风险加大,但世界经济整体趋势依然向好。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1、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我国外贸市场空间仍较大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加工贸易影响显著,一般贸易保持高速增长。。3、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企加剧了世界经济摩擦的风险,欧美等国对我发起的贸易摩擦多由失业部门发起。4、油价高企加剧了我国的进口成本,可能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5、顺应世界FDI大潮,调整引资政策重点。将重点转向有针对性地发展部分服务行业,优先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服务贸易以及重点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运输和商业分销服务业等出口导向业。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五个突出问题——粮食进一步增产、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粮食收购价格继续上升的空间有限。化肥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洪涝灾害偏重发生。——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仍然较多,投资结构仍不合理。由于产生投资膨胀的体制性原因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一些地方投资增长仍然过快。——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有所回落。行业效益出现明显分化,煤炭、石油开、黑色和有色金属等掘业利润增长较快,建材、石油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化纤行业利润下降较多。——煤电油运总体形势仍然偏紧。由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约束的矛盾仍然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仍比较严峻。顶风违规生产的现象依然存在,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事故多发。节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人口众多,能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目前,我国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的消耗强度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今后,随着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增加。 因此,能源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节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我国富煤少油。在替代石油的化石中,煤炭在近中期内可以满足与千万吨数量级的油品缺口相匹配的需要,即通过煤液化合成油实现我国油品基本自给,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途径之一。煤可经直接或间接液化两种方法转化成汽柴油。煤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苛刻,对煤种的依赖性强。煤间接液化是将煤首先经过气化制成合成气,合成气再经催化合成转化成汽柴油。煤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温和,几乎不依赖于煤种。 核裂变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相关技术日臻完善,是未来百年内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可行、且可靠的方案。建设、运行、维护核裂变电站及对核材料的开和核废料的处理等将在未来百年内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核裂变能源的利用受制于地球上有限的核材料蕴藏量和人类对核废料处理的艰难和危险。利用核聚变能可能是人类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最重要途径。太阳光即是太阳中的氢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浩淼的海水中所蕴藏的用之不竭的氘,其产物是惰性气体氦,因此,核聚变既无原料短缺问题亦无核废料或核泄漏等污染问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是影响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例如: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核武器扩散,自然灾害,跨国犯罪,疾病,走私等。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做出判断,应酬好与大国的关系,对我国的外交有重大的意义。当前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呈现出合作与竞争,依赖与牵制等关系。国际局势的总体稳定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我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要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尤其是与美、俄、欧盟、日的关系。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受挫,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但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并未改变。我国一方面要扩大合作,增加两国外交中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要坚持原则,维护我国利益。 北约不断东扩,严重影响了俄在欧洲的扩展,俄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亚洲。同时俄拥有丰富的自然,在能源供应与边境问题上对我国有重要的意义。欧盟在积极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加强与中国的对话,在大国问题上谋求与中国的协作,同时也看到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得巨大市场。由于日本不能正确面对历史问题,同时在积极扩展和建立其大国地位,积极配合美国牵制中国。中日抗衡比较明显,处理好中日关系决非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中日关系的长期僵硬将不利于我国的发展。与此同时,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