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油价下跌300亿-美国油价上涨

tamoadmin 2024-09-15

1.美国与日本战略石油储备方法.经验.政策.基地数量

2.中石油上半年巨亏300亿,这么大的坑主要是谁的责任?

3.弱美元、高油价 关联关系转变 谁是因、谁是果?

4.国际油价下跌会对中国股市产生影响吗

5.埃克森美孚的尴尬:曾经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今年亏了24亿美元

美国与日本战略石油储备方法.经验.政策.基地数量

美国油价下跌300亿-美国油价上涨

构想始于二战 旨在维护经济安全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从酝酿到最终建立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艰苦磨练”。这一构想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年,美国当时的内政部长哈诺德·伊克斯提出了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构想。1952年,美国国家矿产资源政策委员会也提出了类似建议。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的爆发使艾森豪威尔总统认识到了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再一次提议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由于种种原因,上述建议始终未能在政府和国会间达成一致并付诸实施。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实行全面石油禁运,导致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美国政府遂下决心建立战略石油储备。1975年12月22日,福特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能源政策与储备法》,该法授权美国政府建立高达10亿桶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美国政府从1977年7月21日正式开始储备石油,后来最终形成的储备能力为7亿桶。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布什政府认为战略石油储备对维护美国经济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提出了扩大石油战略储备容量的建议。2003年4月,国会正式批准了布什政府的建议,并批准拨款15亿美元用于扩建储油设施,使之达到10亿桶容量的要求。

地点选在沿海 方便安全成本低廉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地点几乎全部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主要选在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两个州的沿海地区,其原因有三:

一是运输和加工方便。墨西哥湾是美国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加工基地。由于紧靠油品生产和加工企业,不仅大大提高了战略石油储备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还降低了释放储备时的运输成本。

二是安全性较高。美国的战略石油均储藏在该地区地下610米至1200多米深的巨型盐矿洞穴中,这些盐洞足够容下原来的纽约世贸双塔。如此深度几乎可以防御任何人为和战争的破坏。

三是有利于储藏,且成本较低。墨西哥湾沿岸有500多个盐质洞穴,采用简单的“水溶技术”,即用清水将盐溶解便可将盐洞加工成巨型圆柱状“地下储油罐”。由于盐洞很深,地层压力将封闭任何裂缝。此外,盐洞的上下几千英尺落差所形成的自然温差,可使原油保持循环流动,有利于保持油品质量。据能源部介绍,采用盐洞储油,建造和维护费用很低,平均每桶容积建造成本只有1.5美元,每桶储备石油每年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为25美分,是采用地上罐储方式的1/10,是采用岩石矿洞储存方式的1/20。

政策多次调整 惟有总统有权动用

从1977年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持续增加。此后,克林顿政府的战略石油储备政策发生了一些改变,几次动用这一储备以调控石油市场油价。到2000年底,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降至5.41亿桶,为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布什总统上台以来,特别是“9·11”恐怖袭击后,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政策又明显调整。2001年11月中旬,布什下令能源部迅速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目标是2005年增加到7亿桶。到2002年底,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升到5.99亿桶,2004年3月又增至6.59亿桶,创历史最高水平。

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约相当于美国目前6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如果加上商业石油储备,可以替代160天的进口量。战略石油储备的最大释放能力为每天430万桶,可以连续提取155天左右。

当然,要动用这些深藏地下的战略石油储备,只有一人说了算。一旦总统决定动用,能源部将采取招标方式向市场公布投放数量,通过竞标最终决定中标购买石油的公司。从开始决策到投放市场只需13天。

美国国会1990年在重新修订《能源政策与储备法》时,放松了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条件,理由是“战略石油储备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重要性有所降低”。根据新规定,除了“进口石油出现严重供应中断”的情况外,在国内石油产品供应出现中断或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总统也可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此外,在企业因突发事件导致其石油供应中断的情况下,能源部可有偿向这些企业借贷战略石油,但借贷期不能超过6个月,借贷总量不能超过500万桶。这样做既可解企业的燃眉之急,也给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带来一定收益。显然,布什政府此次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并不属于“进口石油出现严重供应中断”的情况。

5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签署了兴建中俄原油管道的协议和600万吨原油的铁路购销合同。消息传出,日本朝野大为震动,虽然俄罗斯已经表示将暂时搁置日本提出的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港的管道建设方案,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仍不放弃努力,利用参加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的机会再次向游说。日本媒体评价,“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寻求稳定石油供给的心情是多么急切”。

日本将石油战略定为国策

记者亲身感受到日本社会对石油的重视程度:每天的经济新闻都会对美国道琼斯工业品中原油价格的变化进行详细报道,伊拉克战争期间,对世界原油价格的分析更是日本各大经济类报章的主题。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日本仅在日本海沿岸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的0.2%,日本石油基本上依赖进口。

对于进口石油的高度依赖使日本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吃了大亏,此后,日本政府便将石油战略定为国策,一方面在中东以外的其他地区寻求稳定的石油供给,另一方面积极加强石油储备。

20世纪70年代,石油主要消费国对石油重要性的认识明显提高,为此创建了国际能源机构,各加盟国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90天石油储备和必要时互通有无的义务。在此框架下,日本全面推进民间石油储备,1975年制定了《石油储备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从事石油进口、精炼和销售业务的公司的责任义务关系。1978年,日本石油公团又开始推进国家储备,确立了日本现行的国家和民间两极储备体制的雏形。1981年,日本民间储备达到了90天的目标值,1988年,国家储备数量也达到了50天的使用量。在1994年之后,政府为降低相关石油企业的压力,将民间储备的义务额降至70天,同时将国家储备调高至5000万KL(千升)。

到1996年,日本相继建成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日本政府还从民间租借了21个石油储备设施,民间储备的石油则保存在各石油加工厂和销售网点。日本的国家储备全部是原油形式,民间储备中原油和成品油各占一半。根据日本政府最新的统计,今年4月的石油储备为8899万KL,可用169天,居世界第一。其中国家储备4844万KL,可用92天,民间储备4055万KL,可用77天。

储备库建在海上地下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要建设在储备费用低、安全程度高、地质条件适宜、运输方便的地方。日本是一个平原狭小、地形破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根据本国的石化工业布局,日本采取了地上半地上油罐方式、海上油罐方式和地下岩洞油库的多样化储备方式。

1983年建成的小川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是日本第一个石油储备基地,采取了地上半地上油罐方式储备。上五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九州长崎县,是世界上第一个海上油罐储蓄基地。在防波堤包围下并列放置了5条储藏船。每条储藏船长390米、宽97米、高27.6米,可以储藏440万KL原油。串木野石油储备基地位于鹿儿岛县,采取地下岩洞油库方式储存,基地内现有3个储油设施,一个宽18米、高22米、长1100米,另两个宽度高度与上一个相同,但长度为2200米,这三个设施总共储存着175万KL石油。地下岩洞油库储油的优点是,能够稳定保持约9摄氏度的温度,具有较强的抗地震、抗雷击等防灾性能,借助地下水的压力可阻止石油外泄的危险。

愿意把储备基地借给中国

在激烈的国际石油市场变化中,日本政府认为本国的石油安全将越来越与亚洲石油供需休戚相关。在不久前的国际能源机构大会上,日本还提出了建立亚洲共同储备基地和东亚能源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议。

日本提出,东盟10国除拥有少量民间储备外均未建立国家储备;中国虽已着手建立国家储备,但储备能力还跟不上进口的增速。东亚这13个国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均高达50%以上,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亚洲各国石油供应都面临较高风险。而日本的储油设施尚有一定空闲,为此日本提议,首先将冲绳两处储油基地借给离其较近并愿意进行合作的东盟各国和中国,随后在经东盟同意的基础上,选择诸如菲律宾和泰国的合适地点,由日本提供技术,合作建设新储油基地。▲

中石油上半年巨亏300亿,这么大的坑主要是谁的责任?

根据新闻报道,中石油在2020年上半年,亏损达到了300亿。当然这只是中石油的中下游业务,其他业务都有盈利。不过这个亏损,也是不可忽视的。从社会形势来看的话,主要责任应该是疫情蔓延导致石油需求减少,而需求减少则直接导致油价大幅下跌,让石油产业的中下游出现了问题。从人为来判断的话,应该是有关领导没有做好决策,没能及时止损。

1、疫情的蔓延

2020年最大的问题,就是新冠疫情。很多人认为只要天气一热,病毒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可是现在已经进入秋天,疫情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上半年就不用说了,很多地区上半年连出入小区都要仔细登记检查。人连家门都不想出,更别说是开车出去了。也只有一些公共车辆,才有用到石油的地方。而普通的用户,在上半年对石油的需求,是很低很低的。虽然石油的利用面很广,但大部分还是家用车,用户需求减少直接导致石油无法售出,成品石油过剩。

2、石油价格大跌

无论是什么产品,价格都是根据需求来定的。当一件东西需要的人多,而它的量又是固定的,此时它的价格就会慢慢上涨。可当人们不需要的时候,无论它多么稀有,价格也无法上去。石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疫情导致全世界对石油需求减少,而石油价格只能选择一降再降。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降低,石油的销售业务影响很大,价格低还卖不出去,自然就容易亏本了。

3、人为原因

石油亏损也有人为的原因,当疫情出现的时候,石油的相关工作就应该减缓。如果不减缓的话,肯定会导致产品过剩。好在影响的只是中下游板块,中石油在其他版块的业务,还是赚了几百亿的。而且亏损也是相对性的,实际上并没有说的那么严重。

弱美元、高油价 关联关系转变 谁是因、谁是果?

虽然从统计上很难证明美元汇率与石油价格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我们有若干理由相信两者之间会持续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油价将是影响美元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不是唯一的。尤其是,较低的、稳定的油价将对美元利多,而油价攀升则是利空。

油价―美元关联

油价上升和美元汇率下跌是一个恶性循环。而最近这一趋势有所逆转,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同时也有利于全世界。较低的油价不仅有助于支撑全球石油需求,也赋予货币政策更大的灵活性,以应对经济增长减速。(油价和美元的联系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二者之间的关联,二是谁是因、谁是果。我们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实际上,尤其是1992~2008年,是美元在引领油价,而不是相反。)

在2003年以前,高油价往往关联着强美元。这主要是因为石油美元回流美国,不仅通过贸易,也通过金融流动:在那个时候,美国的出口和资产都是最具吸引力的。然而,从2004年起,高油价和强美元这种关联消失了,从2006年起,油价和美元之间的关联转变为强烈的负相关关系。

油价和美元的负相关关系有几种可能的解释,我们把它们列举如下,并特别考虑谁是因、谁是果的问题。

油价影响美元有三大渠道:

渠道一、石油美元循环不再那么青睐美元

近年来,石油出口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程度下降了。尤其是,石油美元持有者对欧洲产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反观20世纪70年代,OPEC有18%的进口是来自美国。如今这个比例已下滑至9%,而OPEC从欧盟的进口则达到26%。)另一方面,它们投资美元资产的边际倾向也降低;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石油美元可选择的资产,范围比从前广泛多了。这也关系到石油出口国储备多样化的问题。欧洲经济货币同盟的成立增强了以欧元计价的资产的流通性,而欧元区内部存在的多样性也保障了投资欧元资产可获得多样化带来的好处。石油美元持有者正是回应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这些变化。因此,油价越高,石油美元的投资就越多样化,美元也就越弱。

渠道二、各国央行对油价冲击的不同反应

关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会对上升的油价作何反应,投资者意见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欧洲央行会采取比美联储更激进的行动,因为欧洲央行所负有的使命(控制通胀)与美联储的(增长和通胀的双重任务)不尽相同。因此,较高的油价会引发对欧洲央行激进反应的普遍预期。换言之,面对油价上升,提高利率对欧洲央行来说比对美联储来说是更自然的抉择。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欧元/美元汇率同油价之间存在一种即时关联――这一趋势很难用上述多样化理由来满意地解释。因此,一般而言,石油的美元价格升高给全世界的印象是比实际情况更严重的全球通胀。为了回应通胀冲击而收紧银根,会进一步打击美元,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渠道三、高油价扩大美国经常项目赤字

从2005年第四季度起,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已经在迅速收缩了,尤其是非石油贸易的部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GDP占比在2005年第四季度达到6.8%的峰值,而在2007年第四季度只略略突破了5.0%,到2008年底可望下降至4.5%左右。)事实上,从2005年以来,非石油贸易收支与石油贸易收支已呈两种态势。非石油贸易赤字由每月400亿美元缩减到300亿美元,而石油贸易赤字则由每月200亿美元扩大到300亿美元,后一种情况反映了美国贸易条件的急剧变化。简言之,高油价抵消了美国在外部失衡方面已经取得的、还会继续发生的巨大改善,并且使得美元无法从这一改善趋势中获益。

另外,美元驱动油价(除了计价因素外)也有三个渠道:

渠道四、来自事实上的美元区的反馈

事实上的美元区也有助于解释美元和油价之间的关联,而且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虽然目前事实上的美元区比两年前要松散一些,但是许多亚洲货币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仍然相当地黏着于美元。美元贬值实际上使得亚洲出口商越发具有竞争力,而这些美元区国家的经济景气导致了对能源产品的高消费。因此,全盘考虑下,弱美元增强了世界对能源产品的需求。

渠道五、大宗商品金融投资

种种迹象表明,机构资金似乎已经把大宗商品当作一类独立的资产来对待了。只要大宗商品被当作反美元来对待,在美元汇率与大宗商品价格这两个变量之间就会存在负相关关系。相似地,如果大宗商品被当作通胀的一种对冲手段,对美国通胀走高的预期就会驱使美元走低、油价走高。

渠道六、弱美元与石油需求抑制乏力

最近几个季度,许多国家都试图使自己的货币升值,以抵消美元计价的油价上涨的影响。然而从个别国家角度看起来是合理的做法,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在加剧通胀。从本质上讲,强货币等于是暗地里提供石油补贴,结果油价升高并未充分发挥其对需求的抑制作用。所以油价越高,那些国家所奉行的强货币政策就维持得越久。

国际油价下跌会对中国股市产生影响吗

首先,除非国际油价跌穿90美元,否则不应仓促下调成品油价格;相反,应抓住机会进一步理顺资源价格机制,降低中国制造对石油的依赖,因为油价下跌将减轻国内通胀压力,也将缓解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的压力。一方面,在6月份成品油价格上调之后,国内外成品油价格仍有每吨1500-2000元的价差,也就是说,多数人补贴少数人的不公平现状并未根本改变;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逼近50%,且有进一步上升势头,从全球能源的供给能力来看,大规模的原油进口是难以持续的。因此,如果在有限的油价下跌通道内,不能完成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改变当前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当国际油价再次上涨时,中国经济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其次,顺应时机,加快燃油税改革。燃油税之所以迟迟无法推出,一个屡试不爽的借口就是国际油价太高,而现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无疑为燃油税的推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笔者衷心希望,这次机会不要再被白白错过,否则燃油税很有可能变得遥遥无期。

最后,战略石油储备应加紧进行。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快速升值,中国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平均每天都要蒸发掉200-300亿美元,与其坐等这些美元平白消失,不如买进石油作为战略储备。若能在30美元每桶的廉价油时代大量采购固然理想,然而,目前看已不大现实,能在油价回调的当下买入也不失为理性,如果一味要等最低点的话,恐怕风险太大。而加入作为主要石油消费国组织的国际能源署(IEA)则是中国建设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一步,这有助于增强中国与其他能源消费国之间进行政策协调的能力,并提升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信息搜集和管理水平。IEA近日已公开表示,欢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原油消费国成为该机构第一批发展中成员。

无论如何,油价下跌留给中国作出宏观战略调整的时机可能不会太长。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及早作出决断,将错失良机。

在稍微懂得经济学的人看来,油价上涨对股市构成利好。这种说法缺乏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发布此类言论的所谓专家学者,既不负责任,也很无知,更缺乏做人起码的良知。众所周知,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作为基础能源,无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价格高启,只会增加整个商业社会的运转成本,对绝大多数行业中的微观实体经济将构成实质性利空。因为生产成本上升,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实属必然。所以说,油价上涨,对股市而言,将构成长期的实质性利空,

埃克森美孚的尴尬:曾经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今年亏了24亿美元

撰文?/?马晓蕾

编辑?/?温?莎

设计?/?赵昊然

来源?/?Nytimes,作者:Clifford?Krauss

在它135年的历史中,埃克森美孚经历过被政府排挤、投资失败和灾难性的埃克森瓦尔迪兹漏油事件,可即便命途多舛,这家石油巨头还是赚得盆满钵满。

一艘埃克森美孚钻探船驶离圭亚那。尽管世界***加大了对抗气候变化的力度,但该公司仍计划在那里和其他国家开采更多的石油

但突然间,埃克森开始严重下滑,长期潜伏的短板因疫情的蔓延和能源世界的技术转变而显现出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埃克森美孚几十年来一直是美国最赚钱、最有价值的企业之一,然而在今年前9个月却亏损了24亿美元,股价下跌了约35%。8月份,埃克森被踢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由软件公司Salesforce替代。这一变化意味着,大石油公司的接力棒将传给日益壮大的科技行业。

“埃克森是幸存者吗?”爱德华?琼斯(Edward?Jones)的能源分析师Jennifer?Rowland问道。“他们当然是,拥有巨大的全球资产、优秀的人才、优秀的技术知识。但真正的问题是,他们还能继续繁荣下去吗?现在有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投资者给埃克森的压力越来越大。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增持埃克森股份的长期股东D.E.Shaw要求该公司削减成本并改善其环保记录。另一个激进主义投资者Engine?No.1也在加州教师退休系统和英格兰教会的支持下推动类似的改革。而在12月9日周三,纽约州主计长托马?帝纳波利(Thomas?P.?DiNapoli)表示,该州2260亿美元的养老基金将出售那些在减排方面行动不够迅速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股票。

今年能源需求暴跌,各国***都承诺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当选总统约瑟夫?(Joseph?R.?Biden?Jr)。每家石油公司都在努力。许多公用事业公司、汽车制造商和其他企业都承诺大幅减少或彻底消除温室气体的最大来源——化石燃料,转而主攻风能、太阳能和电动汽车。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Dutch?Shell)和英国石油公司(BP)等欧洲企业已经开始摆脱化石燃料的束缚。但是,埃克森和大多数美国石油公司一样,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投入在加倍,对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的投资却相对较少。

就在11月份,埃克森重申,它计划逐步增加化石燃料的生产。目前,该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在横跨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叠纪盆地以及圭亚那、巴西和莫桑比克的近海油田生产石油和天然气。

埃克森在自己的战略上很执着,即使它承认之前走错了一步。埃克森表示,它将减记其天然气资产的价值,其中大部分是在2010年前后买下的,减记金额高达200亿美元。为了削减成本,并维持此前近四十年来每年增加的股息,该公司还将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裁员约1.4万名员工,占其总人数的15%。

但如果说这场危机足够威胁到公司的生存亡,那么埃克森的高管一直没有承认。"

“尽管目前存在波动和近期的不确定性,但推动我们业务发展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强劲不变。”从2017年开始担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达伦?W?伍兹(Darren?W.?Woods)在最近的一次股东大会上表示。

埃克森在石油界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公司,僵化的企业文化导致其错失了可行的关键性变革。自从约翰?D?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在19世纪末以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Oil,后来被政府因垄断拆解)的名义创立该公司以来,就一直如此。

埃克森美孚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的炼油厂。在可预见的未来,化石燃料生产和加工仍将是该公司的支柱

由于洛克菲勒是会计师出身,数字计算深深的刻在了埃克森的DNA里。埃克森高层主要由工程师构成,几乎都是从基层一路晋升到高管职位。整个高层团队都表现出一种决心,就是他们有能力克服每一个可以预见的屏障,比如OPEC石油禁运、战争和政府制裁。作为经常要在危险或荒凉的地方开展业务的公司,这种信心也许是必要的。

现任CEO伍兹是一名训练有素的电气工程师、埃克森28年的老员工,他在说话时与他那些更知名的前任们一样冷静自信。但他是埃克森历任CEO中比较低调的一位,不像李?R?雷蒙德(Lee?R.?Raymond),他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抨击担心气候变化、石油枯竭是杞人忧天;更不像雷克斯?W?蒂勒森(Rex?W.?Tillerson)是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任国务卿。

虽然这两位都是该行业的主导人物,但他们给伍兹留下了许多遗留问题,这些问题短时间被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所掩盖。

雷蒙德公开质疑气候变化损害了公司的声誉,蒂勒森则迟迟没有利用页岩钻井的优势,而页岩钻井的确提升了美国的石油工业。他与俄罗斯和伊拉克交易让公司损失惨重。2009年,他以300多亿美元的价格收购XTO公司,以获得压裂技术和珍贵的天然气田,而当时天然气价格正处于高峰。随着此后几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该公司亏损,并在今年11月份撤销了大部分投资。

“达伦?伍兹(Darren?Woods)继承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近年来下了巨大的赌注,却并不成功。”华尔街退休分析师法德尔?盖特(Fadel?Gheit)说,他在1999年美孚与埃克森合并之前是美孚公司的研发工程师。

“埃克森美孚就像一艘大游轮。”他补充道,“你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航向。他们可以经受住风暴的考验,但不会走得太远。他们最终不得不转型保持与时俱进。”

雷蒙德拒绝发表评论,蒂勒森没有回应置评请求。埃克森主要通过伍兹和公司此前的公开声明来回应问题。

公司发言人凯西?诺顿(Casey?Norton)表示,收购XTO除了带来潜在资源外,还带来了人员和技术,帮助公司在二叠纪盆地的页岩油田取得成功。

在工作的头几年,伍兹遵循蒂勒森制定的广泛战略,通过借贷和大量投资以扩大生产。疫情迫使伍兹改变方向。该公司现在计划到2025年,在勘探和生产上的支出比原计划减少三分之一。

然而,埃克森所做的改变虽然绝对值很大,但与欧洲石油公司相比,却只能算得上是“打打补丁”。英国石油公司(BP)宣布,未来十年将把低排放业务的投资增加10倍,达到每年50亿美元,同时将油气产量缩减40%。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Total?of?France)和其他欧洲公司也在以不同的速度采取类似的行动。

在美国,唯一接近“欧式”目标的大型石油公司是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Petroleum)。该公司最近承诺,到2040年其业务活动的碳排放量将达到净零,到2050年其燃料的使用量将达到净零。它正在得克萨斯州建造一座工厂,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利用它将原油推出地面,同时将温室气体永久留在地下。

“我们已经从页岩时代进入了能源转型时代,所以各家公司的战略分歧较大,是现代以来最大的。”能源历史学家、《新版图:能源、气候与大国冲突》(The?New?Map:?Energy,?Climate?and?theClash?of?Nations)作者丹尼尔?叶尔金(Daniel?Yergin)说,“现在最大的争论是,石油峰值是在2020年代还是2030年代或2050年代?”

埃克森的高管们表示,他们已经认识到能源转型的存在和必要性。但他们也宣称,埃克森进入太阳能或风能业务是没有意义的。相反,该公司正在投资突破性技术,其中一个项目是利用藻类生产卡车和飞机的燃料。埃克森多年来一直在谈论这个项目,但尚未开始商业化生产。

二叠纪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田之一,埃克森正在那里投资数十亿美元

埃克森的炼油厂有朝一日也可能成为氢气的主要生产者,许多专家认为,氢气可以在减少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公司正在碳捕获和封存技术上,其中一个项目是将工业运营中排放的碳引导到一个可以发电的燃料电池中,在产生更多电力的同时减少排放。

伍兹在10月份给员工的致辞中说,“这些领域的突破对减少排放至关重要,为实现巴黎协议(2016年的全球气候协议)的目标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能源专家表示,埃克森有可能为二氧化碳想出新的用途,比如加强混凝土或制造碳纤维,从而取代钢铁和其他材料。

“如果埃克森和其他主要的石油行业参与者破解了这些难题,整个关于碳氢化合物的讨论就会发生变化。”美国莱斯大学(Rice?University)能源研究中心的高级主任肯尼斯?梅德洛克(Kenneth?B.?Medlock?III)说,“这个过程在前期会很缓慢。想一想风能和太阳能也是如此。”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上涨可以抵消埃克森的一些隐忧,至少短期来看是这样的。最近几周,油价随着对新冠疫苗的乐观情绪而攀升,埃克森的股价也随之上涨。

埃克森负责研发的副总裁维杰?斯瓦鲁普(Vijay?Swarup)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该公司明白自己需要降低排放,并正在开发更好的燃料、润滑油和塑料。

“但是在通往这个目标的途中,我们还不能停止供应平价的、可大规模应用的能源。”斯瓦鲁普说。

但英国石油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John?Browne)表示,尚不清楚埃克森和其他美国大公司是否会为低碳未来充分转型。

“他们可能还是走一步看一步,然后说,‘让我们看看长期会发生什么’。”他说,“如今,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策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